General industry strategy information

Tuesday, October 04, 2005

半導體產業研發中心

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專題報導之二半導體產業研發中心
在台灣這波研發中心設立熱潮中,半導體業堪稱重量級部隊,不僅英特爾等國際大廠來報到,國內IC製造與IC設計公司也不落人後,甚至工業電腦廠商,也成立嵌入式IC的研發中心。
撰文 / 鐘惠玲
半導體產業在台灣近20多年來的產業升級浪潮中,可說是扮演龍頭角色,但由於研發能量不足,只能靠成本控制與量產能力取勝,從事代工製造,因此高科技業有時不免被戲稱為「高科技代工業」。  而面對下一波轉向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經濟,在「兩兆雙星」計畫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半導體業,也積極厚植研發能力,經濟部技術處「鼓勵國內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計畫」中,就有多家半導體廠商申請,通過申請可享有國防訓儲員額的配給或經費補助等優惠措施。  目前經濟部正式核定成立研發中心的晶圓製造與IDM廠商,包括旺宏、台積電、聯電,IC設計廠商則有瑞昱、威盛、聯發科、鈺創、揚智、奇景、凌陽、思源,甚至以工業電腦起家的研華和威達電,也申請成立研發中心,布局嵌入式IC領域。除了這13家廠商外,華邦、茂德的研發中心也通過審查會推薦,尚待經濟部做最後核定,而義隆則尚在審查中。  
旺宏電子前瞻技術實驗室  旺宏電子前瞻技術實驗室於2001年3月正式開始運作,該實驗室主持人也就是旺宏電子協理劉瑞琛指出,研發主軸設定在5~10年的長期技術研發上,包括未來系統與次系統的需求技術研發,以及半導體奈米元件材料研究。目前旺宏前瞻技術實驗室的技術發揮在產品應用上,成果包括非揮發性記憶體的系統與零組件,還有多媒體與無線通訊IC等。  另一方面,對於矽智產(SIP)的掌控,向來是國內廠商較為薄弱的面向,劉瑞琛表示,要製造高階產品,IP是關鍵所在,需要提早並長期投入研發,才能擁有完整的IP,所以旺宏也致力於開發有啟發性、高價值的IP。
歡迎應徵者多加比較  目前該實驗室團隊約有30人,以碩博士為主,博士比例約4成左右,團隊成員以從事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研發的較多。由於需才甚殷,劉瑞琛表示,旺宏會固定與國內大學教授密切聯繫,討論研究成果與趨勢,並藉由合作計畫讓研究生瞭解旺宏。  比較特殊的是,一般公司搶人都來不及了,劉瑞琛卻認為,在招募人才時,他希望應徵者也能到其他公司進行過面試,經過比較過後高興的來,而不是等到進來以後,認為自己做錯決定。所以「面試時我都會問他們有沒有去看過其他公司」,劉瑞琛說。
實驗室設備完善  劉瑞琛說,旺宏對於前瞻的技術的研究,相當捨得投資,實驗室有自己的設備,不像其他許多公司的開發研究工作,可能無法到工廠製作,旺宏可以直接就在實驗室進行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旺宏對於設備的投資效益,也展現在研究成果上,劉瑞琛指出,旺宏向國際期刊投稿被接受的機會,跟同業相較算是相當突出,跟國立大學比也不遜色,更屢次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。而且旺宏有完整的進修制度,今年3月實驗室就有一位同仁,取得國內的博士學位。他強調,旺宏前瞻技術實驗室對於想做前瞻研究的人來說,絕對有很好的發揮空間。  
聯電中央研究發展部  聯電的中央研究發展部,是將原先分散在幾個部門的研究單位統合起來,於2002年1月正式開始運作。中央研究發展部部長簡山傑表示,聯電成立研發中心,充分突顯出聯電對研發的重視,希望能以更高層次、更清楚的組織進行研發。過去研發部門必須跟工廠借設備,現在則有專門設備支援。  中央研究發展部研究發展重點有二,除了現有生產技術的衍生性需求外,還負責研發未來的半導體先進技術,例如逐漸成熟的90奈米製程,下一代的65奈米製程開發時程約在2005年中旬,45奈米製程技術則還在進行基礎研究,預定2007或2008年之後可進入應用階段。
研發中心結合IP管理  從事技術開發,如果不是技術先驅者,往往得付出一大筆權利金,因此申請專利保護和掌握IP,是台灣高科技業朝研發轉型的必備工作。聯電對於IP的管理隸屬於研發中心統轄,中央發展研究部副部長,同時也負責聯電IP管理的盧火鐵表示,以往通常要到量產階段,才知道哪些技術非用不可,現在經由研發中心資源整合,統一規劃與管理,就可參考客戶需要,朝多元應用的IP發展。  聯電對於IP的申請不但數量增加,質也更趨精良。由於籌碼在手,聯電近年來與其他公司談交互授權,大多處於有利的地位。簡山傑指出,IP管理與研發中心結合後,就可以運用資源規劃、集中開發專利的策略,盧火鐵則說,「IP用於生產,那還算是微利,一定要可回收。」言下之意是,聯電往後更希望能朝收取權利金的方向邁進。
要有自主學習能力  簡山傑不諱言,在人才招募方面,面試的人不少,但是要找到理想人才不容易,因為晶圓製造廠的光環不似以往耀眼,與其競爭搶奪人員的公司日益增多,例如IC設計公司在這幾年就吸收了不少人才。  聯電中央研究發展部目前共有476人,在今年底前希望擴充到546人,未來兩年將以每年約50~60人的速度增員。對於應試者的要求,簡山傑強調,「在這裡的工作,沒有一樣是教科書上寫好的!」工作者一定要自主學習,不能依樣畫葫蘆。  
聯發科技創新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 聯發科技於1999年成立先進技術研發一部,2002年底進一步成立創新技術研究發展中心,目前研發主軸有三,一是光儲存晶片,二是消費性電子產品,如DVD播放晶片,還有就是無線通訊晶片組。  聯發科發言人喻銘鐸協理表示,前瞻技術的研究看得遠,卻還是與現有產品開發相關。聯發科前瞻研究區分成短中長期的目標,短期來看,高存量光儲存晶片、多格式DVD播放晶片、以及3G晶片都是發展重點,至於中長期的目標則有超高存量光儲存晶片、高整合DVD播放晶片等。
集天下英才而聚之  若說研發人才是IC設計公司最大的資產,一點也不為過。喻銘鐸認為,公司競爭力與人才招募之間,有一種正向循環關係,公司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,才有人才吸引力。聯發科能夠「集天下英才而聚之」,喻銘鐸強調「不只因為我們是股王,也是因為我們推得出世界級的產品。」  目前聯發科員工有80%都是研發人員,而研發團隊440人中,碩士約占80%,另有7%是博士學歷。儘管聯發科目前在全球10大IC設計公司中排名第5,可見實力之強,照理說人才應該趨之若鶩,卻仍然求才若渴。喻銘鐸不得不呼籲政府在國防訓儲員額的分配上,能夠更放寬一些,將資源集中培養大型IC設計公司,因為公司規模愈大,愈有潛力成為世界級的公司,進而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。  
瑞昱先進技術研發中心  瑞昱原本就有研發中心,統籌在研發處之下,後來調整公司組織架構,才讓研發中心直轄於研發副總之下,於2003年3月正式獨立運作,而且研發中心是針對長期研發,與一般的產品研發有所區別。  目前該研發中心選定的研發主軸,包括CMOS RF、深次微米IC設計、Embedded Processor與Platform SOC等四個領域,其中又以深次微米IC設計技術研發最重要,約占30%,其次是CMOS RF與Embedded Processor各占25%,Platform SOC則占20%。
加快新產品推出的速度   成立研發中心,無非是為了提高公司技術掌握能力與競爭力,瑞昱副總陳進興說,研發中心讓瑞昱新產品推出的速度加快,因為相關技術在先期就投入,等到產品開發要運用到該項技術時,技術也早就準備妥當,他舉例說,「推出100MB的乙太網路晶片,當別人還在用0.25微米的技術,我們早在用0.18微米了。」  台灣很少有企業能支持如國外企業的大型實驗室,針對未來技術開發進行基礎研究,即使有,規模也難以比擬。但是陳進興認為,現在開始趕,未來20年就會改觀,我們也可以跟歐美平起平坐。  瑞昱的研發團隊中,新進人員多半是社會新鮮人,陳進興說,如果想進瑞昱,「自信心要夠強」,因為必須面對很多挑戰與難題,但他也強調,「每個有志青年進瑞昱都會覺得很光榮。」  
鈺創高瞻實驗室  鈺創科技附屬的高瞻實驗室於2003年1月正式成立,鈺創資深副總丁達剛表示,之所以取名為高瞻實驗室,是希望技術的開發能夠站得高,看得遠、看得全面,能有高瞻遠矚的遠見,並具體把思想轉化成為技術。  該實驗室目前的研發主軸包括記憶體研發、先進設計技術研發、以及SOC/SIP研發,待研發成果成熟後,再移轉至公司其他部門執行技術驗證、產品設計與開發。  丁達剛指出,將來做IC設計就好像做系統一樣,包括類比、邏輯、記憶體、系統都會整合在一起,也就是SOC/SIP技術。而技術發展愈快,就愈精密,因此得思考更長期的技術發展。一般邏輯或消費IC,對於高速度與低耗能的要求比較不多,但是鈺創的特色,即在掌握尖端製程技術,能夠靈活地運作精緻元件特性,以達到高速度、低耗能、低成本、高機動的全方位、最佳化的IC設計技術。
個性要專注愛思考  鈺創高瞻實驗室團隊今年將達到30人,日後將以每年10~15人的速度招募人員,達到90人的研發團隊規模。丁達剛認為,有志進軍研發領域的人,必須對自己的性格有所瞭解,因為研發即是新創作與發明,你必須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非常專注,並願意窮其一生之力去蒐集資訊、思考,把解決問題當成興趣而非煩惱,願意持之以恆地學習,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好的研發人員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